泰山羊氏族规与家训

时间:2017-07-19 信息来源:泰安市纪委监察局网站 打印】【关闭

泰山羊氏族规与家训

 

自古以来,泰山羊姓族人为了维护和保持自己家族的家风、家政,体现其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道德风范,极为注重家族教育。最早的羊氏家训文字当推晋人羊祜的《诫子书》:

吾少受先君之教,能言之年,便召以典文;年九岁,便诲以《诗》、《书》。然尚犹无乡人之称,无清异之名。今之职位,谬恩之加耳,非吾力所能致也。吾不如先君远矣!汝等复不如吾。咨度弘伟,恐汝兄弟未之能也;奇异独达,察汝等将无分也。恭为德首,慎为行基,愿汝等言则忠信,行则笃敬,无口许人以财,无传不经之谈,无听毁誉之语。闻人之过,耳可得受,口不得宣,思而后动。若言行无信,身受大谤,自入刑论,岂复惜汝?耻及祖考!思乃父言,纂乃父教,各讽诵之。

(《艺文类聚》卷二十三)

这是羊祜写给子女的一封家书,语言真切而朴实,感情蕴于字里行间,历来为人所推许。近年出版的《古今家训新编》、《华夏家书》均收入羊祜此文,并给予较高的评价。

羊氏后人继承家族家训传统,制定了一整套族规家法,包括家祭、家规、家训、家约、家箴、宗规、族规、祠规和遗嘱等。

《武进羊氏宗谱》中共立有“家训”十二则,分别为:敦孝弟、敬尊长、和乡党、饬女妇、务读书、勤本业、崇节俭、急官粮、禁赌博、戒充役、摈浮屠、重坟墓;“宗法”三十则,分别为明宗典、立宗长、崇孝弟、励臣节、宜室家、端蒙养、尊师友、审学业、定生理、睦宗族、慎立嗣、别内外、重婚姻、择门第、恤邻党、旌节烈、设义学、作贤才、奖有功、济煢独、务勤俭、戒赌博、禁游手、息争讼、供赋税、重丧祭、严祭享、谨茔墓、饬祠宇、谒朔望。今选录三则,以见一斑。

务读书

千年阀阅之宗,必是家传黄卷;累代簪缨之胄,无非世守青缃。金张七叶,显贵盈朝;王谢两家,风流满巷。莫不枕经籍史,因而驰誉腾休。顾当极治之时,冠裳济济;何以末流之代,衿佩寥寥。考其世运盛衰,聿惟士风升降。倘若行吟市上,如翁子之负薪;雒诵庭前,类文通之漂麦。庶可守先待后,因之致主泽民。韦氏一经,董生三策。几见博洽多闻之彦,断隔青云;未闻兴贤选俊之朝,概遗白屋。但由寒素以掇科名,慎勿得科名而忘寒素。因文章以悟道德,奚容弃道德而事文章。试思所读何书,所贵不欺其学。

    子弟读书,要夙兴夜寐,勤励不息。纵然敏捷天成,亦须刻苦向学。断不可懒惰轻浮,以致青春浪掷。古诗云:“少年轻岁月,不解早谋生;晚岁成无益,低眉向世人。”当时时绎诵,以致勿谖。 

   

宗族众矣,原其始,皆祖宗一体所分,祖宗昔日之同胞子孙,今日之同族也。凡我同族尊长者,宜恤卑幼;卑幼者,宜敬尊长。富贵者,当周贫贱;贫贱者,当护富贵。强且众,应扶寡弱;寡且弱,应亲强众。彼此相维,有无相济;患难相顾,情意相孚。此为睦族,此为义宗。若尊凌卑,幼侮长;富欺贫,贫害富。奸诡者,用诈谋以愚朴讷;凶狠者,肆刁恶以暴善良。是通族之豺虎,祖宗之逆贼也,其痛惩之,毋恕。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

贫富本无定形,惟克勤克俭,则家业自日起而不匮。未有男务耕桑,女工蚕织,而犹然冻馁者。若一奢侈怠惰,仕官犹且立败,况乡民乎?

湖南邵阳羊氏所定“家规”、“家训”分别为“慈孝友爱”与“安分守己”。

四川三台《羊氏族谱》卷一《齐家训规》共列家训十六则,分别为:慈孝、友恭、义顺、尊卑、师友(以上明伦之训)、心志、言行、学问、礼义(以上持己之训)、忠厚、谦恕、姻恤、耕读(以上待人之训)、工商(以上居业之训);家规十七则,分别为:正伦、守礼、庸懒、失教、改过、溺女、惜物(以上兼规内外)、赋役、婚嫁、乱宗、犯山、越葬、野祀、收谱(以上规外)、闺范、内乱、妇职(以上规内)。今各选录一则:

    

理散万殊,非学无以取之;学多滋疑,非问无以辨之。粤稽古先圣贤,那个不自勤学好问得来。我辈资质愚鲁,其去古先圣贤远甚,匪独经书子集,所当熟之于口,研之于心,考之于师,质之于友。就如农工商贾,百家技艺,必不惮于学习,耻于下问,乃能精乎技而进乎神。故凡理有不知,事有不能,必当昼而讲贯,夜而习复。询及 荛,询及工瞽,庶闻见多,而心志日加开朗, 智识日加高明, 义理日加扩充。久之,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。其为益也,不诚大哉?《书》曰:“惟学逊志务时敏。”又曰:“好问则裕,目用则小。”从此着力,思过半矣。

   

人非圣人,不能无过,过而能改,是为无过。脱或轻忽纵恣,过而不知;饰非拒谏,知而不改;畏难苟安,改而不勇。始则无心之失,后则有心遂非,终则罪大罪极,而无底止。过在日用犹小,过则伦纪甚大;过在一日尚轻,过在终身至重。可不畏哉!族之人,猛自警省,其毋忽。

这些族规家训,如果摒除有关宣扬纲常名教、维护等级秩序等糟粕,对于今天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加强家庭道德教育,仍有一定的资鉴意义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     

上一篇:

下一篇:宁阳县颜氏家风家规家训